- 根目錄(/):Unix下没C碟D碟的概念,根目錄所有資料的起點,不管硬碟、USB隨身碟、光碟等等,都是根目錄下一個目錄名稱,而那個目錄名稱就稱為掛載點。
- 管理者目錄(/root):管理者名稱為root,是電腦權限最大的使用者,有了管理者的權限,你可以任意的增、刪、修改任何檔案和目錄。Ubuntu預設是不允許root使用者登入的,而是用一般的使用者登入,有需要時用sudo指令來使用root的權限工作。這個目錄,存放的都是管理者才有權限使用的檔案,一開始是空的。
- 指令區(/bin):unix的指令或是工具程式,比如vi、ls、more等等。
- 環境設定區(/etc):應用軟體執行時的環境設定檔案,unix不像windows用register的方式運作,而是把需要的環境設定及運作方式,使用設定檔的方式來儲存,比如網卡、顯示卡的設定檔等等。
- 週邊控制區(/dev):週邊控制檔的存放區與硬體溝通有關的區域,如印表機、硬碟等。
- 使用者資料區(/home):目錄下,會依使用者名稱,另行建置一個目錄,假設你的登入帳號是gemmy,那真正家目錄在/home/gemmy,又假如有另一個使用者是polar,那他的家目錄在/home/polay,不同使用者有不同的家目錄,而對別人的家目錄,是沒有權限任意的修改、儲存和刪除。此區為使用者自由運用的區域,有關使用者檔案、資料、影像等等數位資料,都可自由的存放在此區域,和使用者有關的設定檔,比如桌面設定、操作習慣設定也是存在這個目錄。
- 暫存區(/tmp):暫時存放檔案的地方,有些應用程式在執行時需要暫時存放檔案的區域,當使用完畢,應會自動刪除,如Firefox下載檔案時會把資料暫放於此,下載完再拷貝到你設定的目錄去。
- 使用者程式區(/usr):各種應用程式,如 Firefox、Openoffice等等應用軟體,安裝的應用軟體及工具程式,大部份會放在此區。在此目錄下有/usr/bin(執行程式)、/usr/share(共享的資料如音效檔、圖示等)以及/usr/lib(程式庫)等等目錄。
-
(/usr/local):結構和/usr幾乎一樣,通常自行手動安裝應用程式時,所置放的區域,而/usr區域,則是由套件管理程式所維護,所以當你需要手動安裝某些程式時,建議就置放在這個區域。
-
- 媒體區(/media):通常是掛載點目錄,如USB、CD DVD ROM等的目錄進入點。你可以試放一片光碟,當自動掛載完畢,可點選桌面掛載後的圖示,選擇屬性volume就可看到掛載點了。
一般把硬碟分割成四個掛載點,
- Swap交換區:早期大部份書籍都建議是記憶體的二倍,但現在電腦記憶體一裝就是2G、4G,如以二倍計,是太多太浪費了,交換區是指當系統記憶體不足時,用硬碟空間當暫時記憶體,如電腦系統記憶體夠多,其實用不到這交換區,一般電腦至少有1G以上的RAM,所以通常都設1G硬碟空間當做Swap交換區即可。
- boot開機系統區:放置開機時所需要的系統程式。通常只給128M的容量。裝完系統後會發現開機系統連一半都用不到。
- 根目錄/區:「/」指的是所有系統目錄的根,一般是所有的應用程式、所需要的程式資料等,都集中在這一區,這一區通常設20G的容量,若經常測各樣應用程式,可把這區的容量加大。另未設的目錄分割區(Ubuntu內定目錄)也自動會掛在此區。
- home家目錄區:類似「我的文件夾」,所有的個人設定、個人文件等,都是被放置在這個區域,所以通常把整個硬碟剩下的容量給它。
切成四塊,基本上是讓系統保有更新的彈性,如系統被毀了、系統要做大的升級重新安裝等等,這時可保留家目錄(home)不進行格式化,就可把系統重新裝好。如要備份資料,也只需備份家目錄區即可。
1 意見:
您的网站是太好了。搞好。
Ug
張貼留言